Kaiyun品牌(中国大陆)官方网站

Kaiyun品牌官方网站 - 专注家具装饰材料研发生产,覆盖全国及全球30余国

竹基产业迎“风口”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

首页 > 新闻资讯 > 公司新闻 > 竹基产业迎“风口”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

竹基产业迎“风口”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

作者:张圣隆 | 发布时间:2025-05-03

  

竹基产业迎“风口”2035年拓展至万亿规模(图1)

  竹基产业上游主要为竹林种植、竹采集、竹浆、竹初加工等产业;中游为竹纤维、竹板材、竹材制品、竹缠绕制品等为代表的竹材加工和竹产品制造产业;下游是造纸、建材、餐具、纺织、汽车内饰、日用品、工业等领域的应用。

  目前来看,竹材在上游环节中,竹林种植、采集、初加工仍处于初级阶段,机械化程度较低,尚未形成规模化,在竹林种植技术研究、自动化采伐技术等领域需要较大的研发投入。中游加工制造业中,传统产业如竹造纸、竹板材等领域处于成熟阶段,主要竞争压力在成本上,而在新兴产业如竹基纤维新材料、竹一次性餐具等领域仍处于成长阶段,发展潜力巨大。下游方面,竹材料主要是传统产品替代,产业发展均已较为成熟,因此对竹材产品降低成本的需求更大,此外还需要进一步竹基新材料技术,拓展下游应用领域。

  综上,我国竹材产业当前正处于转型升级关键阶段,如何提升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同时产品价值是发展核心。

  我国竹基产业聚焦全产业链建设,突出创新驱动,已初步形成一二三级产业融合发展局面,年产值超过4200亿元。产业持续壮大发展,为我国社会经济发展、乡村振兴、“双碳”目标实现和生态文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一是竹子培育种植产业实现了规模化,航天诱变等育种技术加快种质创新。我国现有竹子39属857种,竹林面积达756万hm2,其中材用竹林面积占比达36%,笋材两用竹林、生态公益竹林和纸浆竹林面积占比分别为24%、19%和14%,笋用竹林和风景竹林面积占比分别为6%和1%。

  二是竹加工产业建成完备产业体系,为新质生产力注入科技动能。竹地板、竹家具、竹浆纸、竹食品、竹生物炭等传统产业加快转型升级,“以竹代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竹生物质能源与先进功能材料等未来产业有序布局,产品体系涵盖家居装饰、建筑工程、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医药食品等多个国民经济领域。

  三是竹文旅康养产业日益壮大,竹林碳汇激活生态潜力。竹林景观与文化、竹乡民俗与旅游让竹林成为乡村振兴建设的一道靓丽风景线,竹林碳汇实现可度量、可抵押、可交易、可变现,让绿水青山变金山银山,成为展示美丽中国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

  近年来,国家政策持续利好,为竹基新材料研究、开发和应用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Kaiyun品牌的由来是什么?

  2024年4月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节能降碳中央预算内投资专项管理办法》的通知,本专项重点支持重点行业和重点领域节能降碳、循环经济助力降碳等方面。

  其中,第二章、第六条、第三款的“循环经济助力降碳项目”中提到了支持“以竹代塑”产品生产,包括“竹制”日用品类、“竹制”建筑材料类、“竹制”工业生产类,产品包括:竹外壳、竹制家具、一次性竹制餐具、耐用类竹制餐器具、竹制可降解袋、竹制板材、竹制装饰材料、竹纤维复合材料、竹格栅、竹缠绕复合材料(管材)、竹车辆内饰产品、竹制包装材料、竹制地板材料等。

  此外,作为竹资源大国,国家还提出了“以竹代塑”倡议,为解决塑料污染问题贡献了一个独特的“中国方案”。为推动“以竹代塑”行动,2023年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门印发了《加快“以竹代塑”发展三年行动计划》(发改环资〔2023〕1375号),为未来三年推进“以竹代塑”发展、打开竹产业发展新局面提供了方向路径。同时,多个竹资源丰富的省份纷纷出台政策,大力支持竹产业发展。江西、福建、四川、安徽、浙江、云南、广东等省份相继制定竹产业发展规划,开展一批竹材料科研项目,推动竹产业转型升级。

  事实上,早在2021年1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科技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农业农村部、中国银保监会、中国证监会联合发文,要求加快推进竹产业创新发展。十部委提出的竹产业发展目标是:“到202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突破7000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基本建成,竹产业规模、质量、效益显著提升,优质竹产品和服务供给能力明显改善,建成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龙头企业、产业园区、产业集群,竹产业发展保持世界领先地位。到2035年,全国竹产业总产值超过1万亿元,现代竹产业体系更加完善,美丽乡村竹林风景线基本建成,主要竹产品进入全球价值链高端,我国成为世界竹产业强国。”

  Kaiyun品牌的由来是什么?

  竹产业在国民经济建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并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也面临巨大挑战,还需要从科研、人才、合作交流等多个维度进行优化升级,加快形成产业竞争力。

  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推进生物育种、林业工程、材料工程、高分子科学等学科交叉融合,赋能产业创新发展。强化竹类资源分类评价、基因育种与遗传转化体系构建、光合生理调控与化学组分形成机制等研究,提升竹种苗繁育与专用良种培育技术水平;推进竹材细胞聚集体靶向解离、可控重组、异质重构、定向转化等研究,拓展延伸竹产业链;加强竹制品强度刚度失效、屈曲疲劳破坏、承载蠕变失效等基础材性研究,拓展竹产品应用领域,实现竹材高值、高效加工利用。

  政府层面,布局一批合成生物学、绿色碳科学、生物质新能源、智能制造等领域前沿科学中心、产教融合创新平台和现代产业学院,打造一批绿色产业园、绿色科技城等示范性重大工程,形成竹产业科技战略力量。企业层面,探索科技人才引育新模式,不断完善科技人才引进、使用、激励与合理流动工作机制,推动人才生态环境现代化,让人才“引得来”“干得好”“沉得下”“留得住”。高校层面,重点建设一批与产业相关学科专业,设立专门的竹学和竹子培育与高效利用二级学科,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和技术转化能力,打破产教融合壁垒,建立校企双螺旋驱动高层次产业人才培养新机制,释放产业人才培养矩阵新活力,着力提升高等教育服务竹产业高质量发展的能力。

  充分发挥国际竹藤组织和国际标准化组织竹藤技术委员会等国际组织东道国优势,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制修订,引导推动竹产品国际贸易规则制定,完善竹产品质量评价、产地标识管理和条形码追溯制度,深度融入国际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围绕亚太、非洲、美洲3大竹产区优势,组建跨区域合作研究中心、联合研究机构和国际合作示范中心,引进和集聚国际高端创新资源,加快推进竹产业融入全球创新体系,打造国际竹产业创新高地。

  加速竹产业数字化转型、信息化提升、绿色化改造与智能化应用,加速竹产业与生态碳汇、以竹代塑等新兴行业,生物质先进功能材料、生物质能源材料等未来产业跨界融合,孵化竹林碳汇、生物质能源业、生物质新材料制造业等产业新业态,推动竹产业成为林业高效能新质生产力的增长点。

  综上所述,竹基产业在我国有着良好的发展基础、发展势头和广阔的市场前景,随着政策的支持和技术创新,预计未来将实现更高质量的发展。

  资料来源:中国竹产业协会、华经产业研究院《2023—2028年中国竹材行业市场发展监测及投资战略咨询报告》、世界竹藤通讯《吴义强:加速形成新质生产力,引领竹产业高质量发展》

作者简介

张圣隆

Kaiyun品牌产品研发总监,拥有超过15年家具装饰材料领域的研究和设计经验。专注于家居装饰材料的创新,致力于将Kaiyun的高品质产品带给全球用户。张圣隆先生在生产工艺优化、材料研发等方面拥有深厚的经验,为企业获得多项国际认证和行业荣誉。